这可能是目前最先进的买基金方式,新浪基金小秘书只能帮您到这里啦。新浪基金实盘大赛,牛人带你选基,一键跟投,“何时买何时卖”统统不用愁!高手投万元60天赚941元,快来跟投,快来挑战高手!【我要参赛】
来源:维基揭秘 作者:柯智华
兜兜转转五年后,范勇宏,这位有着中国基金教父之称、曾经在公募市场叱咤风云的人物,终于又回到了公募。
而且,范勇宏改变了身份,是鹏扬基金的董事更是鹏扬基金的股东。以前,虽然范勇宏创立了华夏基金,并将华夏带到公募之巅,但范勇宏的法律身份依然只是职业经理人。
职业经理人,意味着永远只是一个打工的角色。哪怕你的工作再出色,成就再大,但命运依然握在股东手里。
而股东,好比新中国的“老百姓”,即使一穷二白但终究是主人。
时过境迁,人是无非。不由得唏嘘,创立华夏征战公募十几年,从五年前的退居二线开始正式告别公募沙场,如今范勇宏回来了,却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熟悉的江湖....
我不知道,老兵归来,是不是因为牵挂,又或者留有遗憾。
我们暂且回到五年前的那个五月。
2012年5月7日,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,王亚伟因个人原因于2012年5月4日离职。第二天,范勇宏在当日举行的公司董事会上正式辞去总经理职务,保留华夏基金副董事长一职。
作为当时公募基金业的绝对老大,华夏基金王朝创立者和掌舵者,以及基民心中投资的神级人物王亚伟,他们的纷纷去职,被视为公募大地震。
2011年年底,华夏基金规模1790亿元,比第二名足足多了400多亿。
如今看来,这场记事更应该从2011年讲起。这一年,郭树强和杨爱斌先后从华夏基金离职,前者成了如今万亿规模天弘基金的总经理,后者创立了如今第一例私募转公募的鹏扬基金。
人,除了追求钱财之外,还得满足一下内心。所以我们在工作中,如果看不到希望,就会寻找一些改变。
2011年的公募,依然走到路的尽头。
2005年到2007年,趁着这波牛市,公募基金第一次大范围的走进老百姓的视野,在金融格局中拿下备受瞩目席位。但单调的模式下陈旧的制度,公募基金注定无法承受厚爱,下坡路亦是必然,好比成长股在2016年消化估值的痛苦。
2013年6月,范勇宏辞职任副董事长,完成平稳交接的最后使命,正式告别华夏基金,告别公募。
几乎在同时,公募行业的制度和模式都出现了新变化。
制度上,富国基金前总经理窦玉明辞职,奔赴中欧基金担任董事长,高管持股在公募行业正式打开大门,整个公募行业人心思变、蠢蠢欲动。
产品上,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,推出“余额宝”这一改变公募产品形态、甚至公募行业格局的产品。
在2013年,即使脑洞再大的人,也不会料想到余额宝几年后会发展成一个万亿规模的产品,但是新型货币基金在各大基金公司迅速发芽生长;
同样,对于窦玉明入驻后的中欧基金,业界仍存观望的态度,在当时的环境下,没有多少人认为一家刚过百亿的基金公司,会能突出重围。
更不被人注意的是,上海一家以销售主导、生意人思维主导、狼性十足的公司摸索定增新方向,并在随后几年喊出了定增王的口号。这家不遵循公募常规发展思维的公司,在2016年交出了一个令人极为艳羡的利润单:21亿的收入和5.4亿的净利润。
总而言之,对于公募,大家虽然心存希望但却不敢奢望。
2013年下半年,范勇宏做出了又一次职业选择,加盟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,担任首席投资官。背后的角色变化是,从一个考虑销售、投资以及公司管理的统帅,变成了一个征战投资沙场的将军。
而且,没有原来的老兵。
横向看金融格局,保险资管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因为天然就不缺长线资金。而公募,必须得去各个银行渠道,求着帮忙卖一点产品,筹一点资金。
2014年底,牛市全面启动。虽然时隔7年,再来一波大牛市,但是公募的规模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料的成就。诞生了十几年的货币基金,因为互联网的介入成为公募的第一大生力军。
天弘无疑是最大的赢家,因为找到了蚂蚁金服这样一个好“爹”,把华夏从多年第一的宝座中挤下。
除货币以外,债券类基金产品,是公募基金在不断增长的又一主力。整个债券市场的扩容,不但公募收益,私募同样也获益,杨爱斌的鹏扬投资规模超过400亿(2016年年中),这为他从私募转到公募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范勇宏,也悄然从中国人寿资管公司离职。
2017年,携带出资4950万元(占比99%)的宏实资本,入股曾经部下杨爱斌创立的鹏扬基金,518万元占比鹏扬基金4.925%股权。
范勇宏终于又回到了公募。
而此时,老部下活得都不错。
郭树强,万亿规模基金公司天弘基金的掌舵者,间接股东;
杨爱斌,第一家私募转公募的基金公司,专户规模超过400亿;
王亚伟,创立了私募千合资本,依然是这个市场备受的人;
而华夏基金,截止今年一季度末,公募规模为3235亿,排名第8
......
岁月蹉跎,江湖依旧,打仗的人浴血奋战,“歧途”的人却误了岁月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