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意社04月11日讯基金经理老鼠仓,说好保本变巨亏,买基金被坑请到【基金曝光台】!信用卡无故遭盗刷,银行存款变保险,理财被骗请猛戳【金融曝光台】!
这是一场由萨德入韩事件引发的“劫难”,韩国SK在劫难逃。
新近的消息称:2017年3月29日,韩国SK Innovation(以下简称SKI)方面宣布,其与在华合资电池企业——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年底以电池订购量减少为由停止生产。
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,上述停产企业建于2013年12月2日,由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、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韩国SKI共同出资建立。其中,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有60%股份,SKI持有40%股份。
记者检索发现,成立于1962年SKI的第一大股东为韩国SK集团(SK Co., Ltd.)持有33.4%的股份。
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这意味着,始作俑者——韩国韩国部署萨德致使中韩关系转冷的当前,韩国四大财团之一——SK被殃及。
韩国SK集团持股公司——SKI在华新能源电池业务遭遇停产的同时,作为该集团另一大业务——能源化工之SK沥青也在劫难逃。
资料显示: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,韩国开始向中国出口道路沥青,近年来,它俨然已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沥青来源国。其中,去年,在中国进口沥青分布图上,韩国沥青进口量稳居首位,为375.42万吨,占进口总量的76%。而这期间,占据其近乎“半壁江山”的为韩国最大、综合产能可达320万吨/年的韩国SK沥青。
“过去这么多年,凭借因出货港口和运输设备的优势,在沥青物流能力颇有一套的韩国SK沥青可谓是赶上了中国经济——这班高速前进的列车,并在中国赚了个盆满钵溢,甚至其在中国的地位大有无可撼动之势。”行业人士表示。
但伴随着萨德入韩引发的中韩关系遇冷以及中国各地自发抗韩、抵韩、限韩、禁韩的此起彼伏,曾经在中国沥青市场纵横驰骋的韩国SK沥青路逢困境。
最为直接的例证是,继日前行业内,政府项目首家发声单位——北京通州副中心建设明确表示不会再使用韩国SK沥青后,山东、河南、陕西等沥青道路市场,事关“不用韩国SK、双龙、GS沥青的声音不断传来,其中,韩国SK沥青首当其冲。
“韩国SK沥青已经不是我们的选择。”河南一建设集团方面也表示,目前其参与建设的两条高速公路不再采购韩国进口沥青,
同样,山东一知名沥青贸易商也表示,随着中韩关系的遇冷,他们为当地道路施工单位而拟定的韩国SK沥青采购计划已经破产,并转头采购当地一大型地炼厂生产的改性沥青。
无独有偶,北京当地一路桥公司方也称,“目前国产沥青技术已经十分成熟,且无论是运输还是价位,都十分方便,我们何苦在中韩关系不佳的当前,舍近而求远。再说,如果非要进口沥青,我们的选择范围也很广,不仅仅是韩国SK沥青吧。”
星星之火,正在燎原,特别是对于政策烙印相对明显的中国沥青道路市场而言,更是如此。
4月首周,记者对中国排名前10位的韩国沥青进口贸易商调查结果显示,半数以上的贸易商表示信心不足,资金等快速周转影响巨大。
同样,国内一知名期货公司方面证实,以中国华东市场为例,尽管这段时间,韩国SK沥青对该市场沥青报价仍稳定在305-310美元/吨,完税成本价至2650元/吨,现货进口利润在50元/吨左右,期货对应6月合约利润-25元/吨,进口利润略有好转,但这一市场的进口商积极性确不断降低。
“华东市场进口商的态度是国内沥青市场进口的风向标,至于(韩国)SK沥青的未来,不言而喻。”该期货公司一名高管称,与此同时,在中国沥青行业以及沥青从业人士朋友圈中,自发抵制以SK为代表在韩国进口沥青也在发生。
销量、销路面临拷问,韩国SK沥青库存高企也是不争事实。
国内一大型资讯机构沥青行业分析师提供的数据显示:目前在中国各地拥有近30万吨沥青仓储库容以及每年300万吨以上的PMA生产能力的韩国SK沥青下属合资公司生存艰难。其中,其沥青库存量高位运行,部分仓储库容几近憋爆。
截至目前,尽管3月份数据未出,但2月份数据显示,自该月以来,以韩国SK沥青为代表的、在中国多地的韩国沥青仓库的库存线不断抬升。
“实事求是地说,目前我们这座总库容为近万吨的储罐目前库存高位。”韩国SK沥青在华一仓储项目一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。
国内各地自发抵制、自身库容几近憋爆等不利因素的来袭让韩国SK集团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。
“SK的坏时刻还是来了。”这是江苏地区一贸易商的感叹。
同样,前述资讯机构分析师更是断言,“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,包括韩国SK在内的韩国沥青行业注定要错过中国市场的这个‘春天’。”
(文章来源:摩尔观察)